Tuesday, May 16, 2006

原是物語 2006-05-10

理財投資
P20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5-10

原是物語
宋世傑扮癲

  最近中石化(386)因內地股改方案,把子公司逐間私有化的炒作,幾乎每天都在
報紙上見到。有一家滄海遺珠

,跟中石化情況差不多,它就是已被投資者遺忘的彩虹電子(438)。

  彩虹並非小公司,它是全中國最大、全球第五大的彩色電視顯象管生產商,佔全球
市場約8%,康佳、長虹等均

為穩定客戶。但隨平板LCD電視快速發展,彩電顯象管需求減少,產品價格下降,經
營困難,2005年業績由盈轉虧



  在2005年年報中,彩虹主席竟一反一般年報的作風,大力唱淡自己,列出多項數據
支持未來彩電顯象管行業將繼

續受LCD電視影響,市場佔有率將逐步下降;彩虹覺得仍未夠狠,聘了專業機構做評
估,一次過把廠房、生產線等撇

賬五億七千萬元。一間2004年賺約四億元的公司,在2005年插水式倒退至虧損近八億
元,股價自然一蹶不振,由2004

年尾招股時的每股一元五角八仙,幾近無間斷地跌至去年最低的二角八仙。

  母公司彩虹集團跟中石化面對類似問題:如要避免向A股流通股東支付股改對價而
被攤薄,母公司可把A股公司私

有化,而彩虹就持有A股公司約56%股權,一併私有化H股是可行做法。更妙的地方是,
縱使在大幅撇賬後,每股資產

值還有近一元二角,約為現價三倍多,很划算。

  內地傳媒將此猜想稍作報道後,香港股價立即有反應,單日升近8%,對股東來說,
應是久旱逢甘露!誰不知管理

層翌日立即澄清:「不用亂估,母公司並未有考慮私有化!股東們請慢慢捱吧!」

  對自己股價如此嚴苛,難道管理層傻了?原來是遇上強勁對手:大摩持有彩虹17.3
%H股股權,摩根大通及另一

基金亦共持有近15%。按照香港上市條例規定,私有化方案通過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反
對票不超過所有無利害關係股

份表決權的10%」。由此可見,如果真的私有化,大摩的取向舉足輕重。股價低殘加大
幅撇賬,可能有助增加母公司

商討私有化價錢的籌碼。

  彩虹一反常態,這令我想起電視劇《棟篤狀王》,宋世傑扮癲對付一品大官張玉奇
的一幕。扮得恰到好處是一門

藝術,但如果扮得太癲狂,司馬昭之心未免太明顯。張玉奇亦非等閒之輩,一旦反擊,
結局可能出人意表。開小差

  很多香港人都覺得打中文字又難又煩,完全不明白中文即時通訊軟件Instant
Messaging(IM)在內地為何如此

盛行。其實,這與內地敢寫不敢講的文化有莫大關係。跟內地同事溝通,寫電郵倒是清
楚明確,但面談時就出現不少

「差不多」、「可能」等字眼,肯定性大打折扣。更重要就是可以扮勤力,對電腦
「的的噠噠」與友人竊竊私語,

老闆來時急按「關閉」鍵,好一個天衣無縫的「開小差」!  

數內地IM龍頭,非騰訊(700)的QQ莫屬,至去年底已有近五億用戶,活躍的超過二
億,平均每日訊息量是驚人的二

十五億條!把全球的微軟和雅虎的IM用戶加起來,都只有近三億註冊用戶(活躍數應更
少,因為很多重複)。

  從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2005年報告中,可看到這怪現象:中國有一億
一千萬互聯網用戶,能上網的

電腦只有近五千萬台,卻能有驚人的訊息量。由此推論,電腦生產商聯想(992)理論
上還有很大增長空間,而電腦

網吧依然客似雲來。

  騰訊比其他IM供應者更會賺錢,當它發現有愈多人用QQ去做公事,就推出辦公室
版,擺明車馬要你上班不忘IM,

比其他對手來得光明磊落。QQ這品牌是一隻肥嘟嘟的企鵝,受女性歡迎程度不下於香港
麥嘜;企鵝標誌的衫褲、公仔

、心意卡、手機繩,一應俱全。

  網上流傳很多QQ愛情故事,透過QQ認識至拍拖至結婚生子,可見中國人外冷內熱,
骨子裏比香港人開放,電車男

都要學習。談情說愛或朋友閒談,單寫當然無癮;有見及此,QQ推出創新增值服務,例
如會員可購買虛擬角色,玩一

下網絡遊戲,又或者養網絡寵物,它還透過推出拍賣網站Paipai.com,連同網絡付款,
經營電子商務。去年互聯網增

值服務收入有近八億元,比2004年增長近八成。

  QQ入門網成立短短二年,已成功躍進前三位,僅次百度、新浪。其中新聞頻道流量
位居第二,娛樂頻道更位居第

一,去年網絡廣告收入比2004年大漲一倍。

  騰訊是少數已有盈利的內地科網股,去年盈利接近五億元,股價從不便宜,預期
2007年O已達近三十倍,繼續愈

升愈有。很多人說互聯網有二大功能:「Kill Time, Save Time」。在逾十三億人口的
中國,Kill Time 商機看來遠

大於 Save Time!

這個射手不眨眼

  很多技術優秀的足球員,常常可射入高難度的「世界波」,但面對一些看似必可入
球的機會,往往輕易糟蹋。利

物浦的西班牙籍前鋒加西亞,在對車路士的足總盃準決賽中,便作了活生生的示範。當
我們在電視機前咒罵加西亞錯

失良機,大呼「我都射得入啦」之時,其實不應怪責他。最近重讀流行科學作品
《Blink》,書中引述美國警察開槍

心路歷程的研究,令我對所謂「射手本色」有更深入了解。

  當壓力令心跳提高到每分鐘一百一十五至一百四十五次之間,人體的本能會把身體
大部分感官能力暫時壓抑,但

視覺清晰度會大大提升,注意力高度集中,並且產生時間運行速度減慢的感覺,這是幫
助人面對生死關頭找尋逃生機

會的本能。八十年代籃球天才布特(Larry Bird)也表示,在比賽的緊張時刻,會覺得
球場忽然靜寂下來,而場中所

有活動都好像在慢鏡下進行。在這種狀態下,常人眼中不可能的淡定反應和機靈,對某
些球員來說只是自然不過的舉

動。可是,當心跳加速到一百四十五以上,人體的求生本能會開始為身體做最壞打算,
假設了逃生機會不高,血液便

會運行至身體主要肌肉組織,使身體變硬成為甲冑以迎接衝擊。在這種狀態下,頭腦的
清醒程度下降,四肢也變得不

太受腦袋指揮。球員在千鈞一髮之際,面對空門射失,很可能是處於這種身體狀態。

  雖說有很多訓練承受及處理壓力的方法,但生理反應絕大部分是天生決定,即使你
想把心跳限制在一百四十五以

下也不可能。所以就算朗拿度如何肥腫,缺乏全盛時期的爆炸力,他仍然繼續坐陣巴西
前鋒線,是因為他有良好往績

,證明自己在緊張關頭有高的心理質素。同樣道理,縱使西班牙的魯爾傷愈後明顯缺乏
狀態,他有的卻是天賦的射手

心理質素,這是加西亞如何努力也練就不來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