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6, 2006

原是物語 2006-05-15

理財投資
P20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5-15

原是物語
撥開雲霧,只見烏雲

  讀過《成報》副總編輯郭燕玲於5月6日在《明報》的文章〈離開前我會關

燈〉,我對這群採取工業行動的「滋事者」心感敬重。我相信,她寫這篇文章

的動機不是博取同情,而是選擇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去交代積累多時的感受:「

我們討厭無了期的等待回覆出糧日期;討厭活在追討應得欠薪的日子;討厭為

了出糧不準確,我們有潛質的同事被迫離職;討厭他們離去遺留給我的無力感

覺;討厭不能提供空間讓留下的同事學習;討厭明知可以做得好卻因為資源問

題而不能做得好;討厭我們有要求但連向下屬問責的空間也沒有;討厭每日提

醒管理層通牒限期;討厭碰見同事總提起公司情況提起情況又總搖頭嘆息的悶

局;討厭它沒有資金卻不關門的拖拉。一千萬個討厭。」

  郭燕玲沒有大聲疾呼,行動開始的口號也是充滿矛盾和無奈:「必須行動

,打開缺口,讓洪流排放。罪人與英雄;批評與讚賞;錯與對;是與非;管不

了,我們都管不了。對不起,我們行動了。」

  雖然是兼職專欄作者,但我視自己為傳媒一分子,這事件令我對傳媒工作

者的堅忍有更深體會,對傳媒行業經營苦況有更深同情。離開《成報》的傳媒

工作者可能須面對不能繼續在本業工作的現實,離開這曾令他們驕傲的行業。

郭燕玲以冷靜文字交代「滋事者」採取工業行動的動機和當事人的心情,這份

承擔不簡單。我能做的不多,借本欄抒發自己的看法。

  在感情澎湃的時刻,更加警惕自己要理性。《成報》是星美出版(8010)

的主要資產,它的財政狀況將決定《成報》命運,因此,最理性分析方法是細

看星美的賬目。一間公司即使山窮水盡,員工薪金也應該是最先發放的一項開

支;《成報》到了拖欠薪金地步,情況必定接近生死關頭。分析處於生死關頭

的上市公司,「慢半板」的損益表(profit and loss)已無多大作用,決定生

死是「救命」的現金流量。

  星美高層在《成報》勞資糾紛升溫後發表聲明,指《成報》二年來花掉現

金一億三千萬元,「燒錢」速度有商榷餘地;言下之意是,星美不是坐視不理

,只是《成報》經營不善,導致財政狀況陷入難以挽救的深淵。星美過去二年

現金結餘接近「零」,處境是蝕幾多便張羅幾多現金回來。

  2004╱05年度(年結是3月)經營現金虧損四千三百萬元,由股東借貸及配

售股份應付(那時候仍有投資者相信《成報》值得投資)。2005年3月至9月星

美經營現金虧損三千二百萬元,同樣由股東借貸和融資支付。去年9月至今現金

流量數據欠奉,假如星美提出《成報》燒掉一億三千萬元是真實數據,過去六

個月《成報》共燒掉六千多萬元,平均每月燒現金一千萬元。

  過去二年,《成報》燒掉的現金全靠星美大股東借貸和配售股份來應付;

到了今天,任何投資者看過星美賬目必定嚇破膽,從正常渠道集資的機會完全

不存在,唯一融資途徑是星美大股東再度借款,或者找到「別有用心」的買家

。「別有用心」買家分二類:一、「虛榮型」;二、「邀功型」。《成報》過

去幾年多度易手,連外號「(IQ)爆棚哥」殼王陳國強也耍手擰頭,證明這項

傳媒資產不容易管理;《成報》負面消息纍纍,要扭轉弱勢談可容易。「虛榮

型」辦報人不會喜歡為自己製造太多麻煩,《成報》不會是他們的理想玩物。

  至於「邀功型」辦報人,希望憑傳媒影響力,增加政治本錢,幫助自己

錢途及仕途。今天《成報》對社會的影響力淪至可有可無地步,過去幾年政治

立場已非常溫和,「邀功型」買家向有關方面炫耀「搞掂」《成報》的價值有

限。再者,「月蝕一千萬」對於「邀功型」買家是一項心理及實質障礙,「邀

功」也要計數嘛!因此,《成報》從外獲得支援的機會近乎「零」。

  星美大股東是內地傳媒「大亨」覃輝,據本報記者近日訪問當事人,他表

示無計劃出售《成報》,並將進一步墊支協助《成報》度過難關。本地投資者

對覃輝認識不深,集合零零碎碎傳媒報道,只知道他是譚詠麟、曾志偉的好友

,本地傳媒為何冠以「大亨」稱號,不得而知。無論如何,「大亨」持星美二

成股權,不代表他會繼續無限量支持《成報》,況且他本身好像也有財政困難

,《成報》能否脫險始終要靠自己。  《成報》最近三個月營運資料(2005

年9月至12月)顯示,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跌四成,明顯地,銷報和廣告收入急

劇萎縮,而支出無法以同樣速度下降。「月蝕一千萬」這數字只會惡化,已非

三百個盡心盡力傳媒工作者所能扭轉的無望局面。以冷血純數字角度看,郭小

姐,《成報》的情況可能不容許政治組聘用四名記者,或者甚至根本負擔不起

政治組!

  一件產品到了「甩皮甩骨」地步,究竟有什前景?報館老闆周轉不靈,

不惜犧牲報紙質素,不斷削減記者數目,甚至容許拖欠薪金這最打擊員工士氣

的情況出現,可見老闆已到了無計可施的苦況。可是,讀者眼睛是雪亮的,任

何感情因素也扭轉不了理性讀報選擇。《成報》的現況是垂死掙扎,請原諒我

坦白,一份缺乏資金的報章在生死邊緣扭轉劣勢的機會是近乎「零」,而兵敗

如山倒結局是「百分百」。

  《成報》能否支下去,全靠星美大股東是否願意及有能力支下去;可

是,同一時間,《成報》質素不斷下降,讀者一群一群離去這份報紙。《成報

》能否扭轉劣勢,需要的不只是為生存的資金,也需要大量資金來固本培元,

重新招聘傳媒猛將,重建《成報》質素。

  「大亨」覃輝近日高調強調繼續支持《成報》,以「撥開雲霧,重見艷陽

」為題,登報招聘百名記者,並向現任職員加薪5%。對不起,在這傳媒灰暗時

刻,我忍不住笑了出來……這「艷陽」不是笑話是什!《成報》此時唯一可

想的,是有「另一傳媒大亨再現」的奇出現。我信自己多於奇,留守《成

報》的傳媒兄弟姐妹,這不是講「義氣」的時候,事到如今,《成報》是否值

得你們講「義氣」?請你們為自己想吧。郭小姐,祝福妳在另一傳媒空間再

發光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