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0, 2006

原是物語2006-05-30

理財投資
P28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5-30

原是物語
羅嘉瑞的微笑

  所謂「一圖說千言」,上周在本報看到一張照片,甚為有趣,不得不拜託編輯在本
欄重複刊載,與讀者分享。這照片攝於港交所為冠君產業信託(2778)和天津港
(3382)首日掛牌上市舉行的慶典,而主角是鷹君(041)董事總經理兼冠君產業信託
主席羅嘉瑞【圖左二】和天津港主席王廣浩【圖右二】,有趣之處在於他們的笑容。

  二種股份同日上市,一升一跌。冠君甫開市即跌穿招股價,低開一成二,之後繼續
潛水,收市價較招股價低一成六;相反,天津港全日走高,收市價較招股價高二成六。
翌日,多份報章以「榮辱互見」來形容它們的上市表現。但是從照片看來,以「皆大歡
喜」去形容更為貼切。  

王廣浩高興不用多說,在慶典上出盡風頭,大股東透過把天津港上市,得以令手上持有
的股份價值在市場上反映,首日掛牌即令大股東在賬面上大「賺」。至於羅嘉瑞,為何
他也眼咪咪笑逐顏開?原因是,他才是大贏家。

  從大股東角度看,招股價定得愈高愈好,只要定價不是高得令投資者卻步而影響上
市進程便行,上市後股價表現好壞是次要考慮。由鷹君分拆出來的冠君,認購反應一
般,上市後股價表現欠佳,正正反映該信託資產估值進取,定價已接近市場可以接受的
上限。鷹君分拆資產上市,藉此機會套現,以償還纍纍負債,減省沉重利息開支,並減
低財務風險;大前提是套現。

  從冠君已訂定的派息安排看,以及鷹君承諾把未來三年的部分冠君股息收入分配予
鷹君小股東,並表明假若因為減持冠君而導致配予鷹君小股東的股息減少,其差額將由
鷹君以現金支付;就是這一點,相信鷹君短期內減持冠君的可能性不大。在這刻,王廣
浩可能暗地裏後悔跟保薦人協商定價時不進取一點,天津港如此受歡迎,應該可提高招
股價,增加集資額。

  香港兩個「賭場」─馬場和股票市場,遊戲規則各異。在馬場上,馬匹一開閘就包
尾,其馬主一定很失望;但股市就不一樣,公司成功上市,大股東就穩袋「獎金」。站
在羅嘉瑞右邊的馬會主席兼新任港交所主席夏佳理高舉酒杯,好像向羅嘉瑞示意佩服。

抹一把汗

  中國持續多年的貿易順差,對人民幣幣值造成重大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兌美元
的幣值穩定,中國人民銀行主要是透過發行相應的人民幣,以應付與日俱增的人民幣需
求。

  由於內地大部分製造業均處於產能過剩的狀況,「隨處亂飄」的人民幣沒有引起嚴
重通脹危機;加上社會保障制度有欠完善,國民儲蓄率一直高踞不下。另一個排洪的渠
道股票市場,亦因為A股質素普遍欠佳,多年來表現一片死寂,直至最近才稍見起色。
從最近內地致力重新啟動A股市場的集資功能、刺激內部需求,以及打算發展國內定息
工具市場等舉措來看,目的只有一個:排洪,即引導市場資金作正規投資活動。  基
於以上分析,我們可清楚看到中國的國策究竟是向哪一面傾斜。儘管包括摩根士丹利亞
洲董事總經理謝國忠在內的一些外資大行分析員多次提出警告,表示國內地產市場將有
爆破風險,而中國政府在不足三年兩次提出宏觀調控,我相信,無論未來中國如何推出
一系列打擊炒樓措施,亦只會對內地樓市產生短暫抑制作用。

  為配合國策,多家內地企業都紛紛「走出去」大規模收購海外資產,同時為本欄提
供大量分析文章題材。最近中移動(941)母公司計劃以五十五億美元收購在美國納斯
特上市的流動通訊公司Millicom。Millicom的主要業務為在十六個新興市場提供「價錢
相宜」的預付流動通訊服務,其中最大市場是中南美洲,佔集團應佔客戶總數四成二,
餘下五成八市場分別是非洲、南亞及東南亞。簡言之,Millicom經營的,統統都是一些
「山卡啦」地區、消費力有待提升的市場。

  汲取過中海油(883)收購優尼科的經驗,中移動今次的收購對象,似是刻意避開
美國政客的耳目。Millicom過去一年股價累計上升超過一倍,建議收購價雖然只較上周
四收市價有7%溢價,卻已是2005年度純利的五百五十倍,即使扣除特殊項目,以經常性
盈利計算市盈率仍然高達七十五倍。畢竟中移動是一家國企,用的是國家的錢,使起上
來特別起勁。幸好上市的子公司毋須硬啃這塊雞肋,小股東真是抹一把汗。

06世界盃之鐵面無私

  球證和旁證的表現,絕對會影響戰果,他們在球場的地位是至尊無上,但卻是吃力
不討好的工作。球證明察秋毫是天經地義,但他們畢竟是血肉之軀,球場地方廣闊,球
賽瞬息萬變,球證要一眼關二十三(球員加足球)談何容易。偏偏國際足協主事人遲遲
不肯採用現代攝錄科技協助球證執法,減輕球證的壓力。

  奇怪的是,不少足球大國的球證仍然是兼職性質,只有少數實施了職業化。足球賽
事的戰果,分分鐘影響球會及賭仔數以百萬元的投注;球員隨時一星期賺幾十萬元人
工,但操生殺大權的球證,平日可能是一位教師或消防員,酬勞只是賺點車馬費。此
外,國際足協為了公平,會從不同國家徵召球證為世界盃執法,而來自各國的球證,執
法水準和尺度各不同,更由於比賽要由中立球證主持,強隊對碰,球證往往來自「落後
國家」(指足球水準而言)。

  很多球迷和賭仔,常常懷疑賽事有造馬成分,這想法源於球證的賺錢能力較球員
低,往往被認為容易被賄賂。1986年世界盃,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雖然施得巧妙,
但從常理推斷,他的「頭槌」真有可能高過比他高一個頭、加上合法用手的英格蘭門將
施路頓嗎?上屆世界盃的神奇球隊、主辦國南韓,雖然初賽時表現乾脆俐落,但假如沒
有球證「網開一面」,能否連挫意大利和西班牙兩支勁旅?

  稱得上是明星的球證,暫時只有來自意大利已退役的光頭佬哥連拿,上屆世界盃決
賽正是由他執法。令我驚奇的是,竟然在世界盃期間看見哥連拿為Adidas拍攝的電視廣
告,而決賽隊伍之一的德國,也是由Adidas贊助。幸好最後德國落敗,但瓜田李下總是
惹人遐想。

  球證的質素問題,長遠解決辦法,不單需要專業化,更要「高薪養廉」。寫到這
裏,令我想起金管局,相信任總下次被傳媒挑剔薪俸太高時,大可以用同樣理由作為擋
箭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