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4, 2006

原是物語2006-05-24

理財投資
P20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5-24

原是物語
小心,山埃!

  前兩日方卓如兄分析報紙行情表的財務比率,可謂出神入化─原來財經版股市行情
表最大的作用是用來墊食飯─但,據說傳統報紙油墨含有山埃,在未查明報紙油墨是
否已全面禁用山埃之前,還請三思。

  自去年全球採用新會計制度後,O(市盈率)中的E已經變質,如果還是天真地以為
O低代表抵買,真的死得人多,這點我絕對同意。不過,方兄說連P╱B(股價對賬面值
比率)也被新會計制度所荼毒,則頗為新鮮。我本來以為PP╱B中的B在新會計制度之
下,由於需要按市價每年作出相應調整,因此理應更加真實地反映公司資產的市值。然
而,正如方兄所言,過往的B是基於保守原則,所以如果股價低於賬面值,除非管理層
的智商或商業操守有問題,否則那應該是一個可靠的買貨訊號。

  的而且確,在新會計制度下,那個B已滲入管理層的自由意志,因應上市公司的牙
力,他們可在市場平均價加減某個百分比作為資產重估盈虧的基準。不過,即使是市價
加減10%也好,或15%也好,總好過以往一些極度保守的管理層,採取以成本或市價較低
者為準(the lower of cost or market value)的原則,結果令賬面值跟市價完全脫
節。就以鱷魚恤(122)為例,在新會計制度實施之前,投資者根本難以得知原來集團
持有收租零售物業的市值,直至去年度出售投資物業,才知道原來市價跟賬面值有超過
一倍差價。即使新會計制度容許上市公司有若干的估值自由,但起碼是以當前的市價作
為參考,因此理論上新會計制度之下,應該是令到賬面值與市價的差距拉近了才對,除
非方兄認為我們的專業會計師沒有做足他們的本份,或緊守自己的崗位?

  然而,新會計制度的確留有一個死穴,就是對新收購資產的估值太過寬鬆。根據多
家去年曾進行大規模收購合併經驗的上市公司年報顯示,縱然會計準則要求他們必須有
充分理據,才能說服核數師他們無論以幾多倍的賬面值收購資產,其商譽仍然可完好無
缺地以資產入賬;但依我觀察,似乎沒有幾家公司高價收購資產後是需要進行撇賬的。
新會計制度之下,P╱B不是已被全面廢了武功,只是P╱B對那些利用新會計制度空子高
價南征北討的公司不適用而已。

四不像

  現在公司要找資料、大學研究生做論文、家中小朋友做功課,維基百科
(Wikipedia)已成為其中一個權威資訊來源。但經常往內地的香港人應該知道,內地
人沒有我們那幸運,因為維基百科已被中國政府以政治理由查封了。

  聰明的百度,知道中國人滿肚文章想發表意見,於是靜靜推出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一方面可吸引瀏覽者,從而增加收入,又可滿足當權者,一舉
兩得!百度百科具備一切中國網站的特色,例如「六四」、「法輪功」等敏感字眼統統
查封。具爭議性的議題,通常都有很明確的官方定義,例如「同性戀」被定義為「性取
向障礙之一」。

  在維基百科上,每一篇文章都可以隨時按連結修正,並差不多是即時在網上反映。
百度百科有「專人」評審,之後才被發布,不會立即反映。維基百科目前僅有三個半位
員工:三位是正職員工,半位是暑期工讀生。公司主要經費來自單筆五十至一百美元的
小額捐款,去年營運費只需七十五萬美元。相比之下,相信百度自我審查的費用可能達
天文數字。

  內地的《IT時代報》曾有一篇關於百度百科的文章,發現某用戶居然在十五天內貢
獻了三千多個條目,平均每天二百多條;我想愛因思坦再世,都沒可能那聰明吧!相
信貢獻者的身份,一是官方人員大量製作,一是抄襲搬字過紙的惡作劇。百度居然以此
沾沾自喜,可見百度對Wiki的了解十分有限。

  維基百科的理念其實源於群體哲學,也有無數規條,但這些規條並非由個別人士訂
出來,而是經過無數次的衝突事件後,經過民主討論的成果。維基百科並非未試過刪除
敏感字眼,例如前一陣子就曾出現一群新納粹分子,揚言要把網站中所有對納粹不利的
言論全數刪除,當時有多達四千多名網友響應;最後發起人威爾斯(Jimmy Wales)決
定辦一個委員會,邀請網友親身參與,決定是否刪除。相反,百度的內容審查制度就只
是一言堂,有點像恐怖片主角後的大陰影,把群體哲學這個理念徹底粉碎。

  常到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應曾感受過內地一旦有謠言,其傳播速度之快、影響之大
的威力,所以很明白當權者對敏感題目影響社會穩定的憂慮。但百度做一個「四不像」
的Wiki百科,等於開倒車成為網民笑柄,令人慘不忍睹。

CEO生活態度

  香港地產公司推銷樓盤的宣傳手法一向甚有創意,從早年「鼓勵」購樓人龍現象,
到近年「製造」似是而非的售樓數字,以至塑造「法國南部風情」形象。最近留意到一
個地產廣告宣傳標語是「CEO生活態度」,相信李澤鉅和霍建寧為長實(001)及和黃
(013)披甲上陣做代言人宣傳樓盤,是指日可待;推銷CEO生活態度,沒有人比CEO夫
子自道更有說服力。聽到「自從搬入XX豪園,我交稅金額從一億升至二億」,準買樓人
士怎不熱血沸騰?我不是說笑,企業高層作樓盤代言人,並非沒有先例。

  去年「家政皇后」瑪花史超活出獄後,首個重頭項目之一,是跟美國地產公司KB
Homes合作,在北卡羅來納州推出六百五十間由瑪花親自設計的獨立屋;「瑪花豪園」
銷情厲害,超額認購近十倍。KB Homes宣布陸續在美國多個大城市推出瑪花概念樓盤。

  不單美國人喜歡瑪花,我對她也肅然起敬。這幾年瑪花從高峰跌至谷底,反而令她
的吸引力有增無減。當年瑪花被控內幕交易,她堅決否認控罪,檢控官最後也缺乏證據
起訴,但在調查過程中她涉嫌妨礙司法公正,陪審團判瑪花敗訴。當時大部分人以為瑪
花會盡一切力量圖洗脫罪名,可是她在最後一刻宣布放棄上訴。瑪花不想再糾纏在法律
程序中,寧願入獄,盡快重新開始;入獄那一年,瑪花六十三歲。

  許多美國人在瑪花入獄後才對她改觀。從審訊到入獄到出獄,她沒有在記者前哭哭
啼啼、高呼冤枉,全程以專業及認真的態度,一面應付官司,一面兼顧以她為名的上市
公司。許多人經常在口邊掛「向前看」的做人態度;瑪花放棄上訴,以短期痛苦換來
長期安定,真的實踐「向前看」精神。美國人特別願意寬恕犯過錯失的人,並重視犯事
者在困難中怎樣自處。

  買一間由霍建寧做代言人的房子,不會分享到他的CEO智慧,買家不會自動發達;
買由瑪花設計的房子,或可望汲取到她的靈氣和品味,分享到她的做人態度。

  瑪花能屈能伸的精神,不計較住監倉或豪宅,她可能是港式樓盤代言人的最佳人
選。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