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投資
P28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6-08
原是物語
有壓力?
「萬人迷」碧咸轉會皇家馬德里後,老態漸現,人氣早被「細哨」朗拿甸奴所蓋
過。在本港股票市場上,港交所(388)絕對稱得上近年冒起得最快的「本地萬人
迷」,而且適值當打之年,最近港交所高層還要為他打一支大補針,我擔心即使港交所
是一匹難得的千里馬,亦可能補過頭,要提早退役。
港交所執掌本港證券業命脈,獨市經營本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業務。證券市場向來
有亦正亦邪的分裂性格,除了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渠道之外,同時為各方賭客提供另類
博彩娛樂。香港近年被中國政府力谷,作為中國對外融資的主要窗口,令港交所這門獨
市生意,更加門庭若市。在過去與未來大半年內,預期巨型國企來港上市的金額,將進
入集資額的高峰期。與此同時,本港股市的每日成交額,亦預期將在未來一年內達到歷
史高峰。
在北京連番打補針的支持下,港交所怎不頓時威風起上來?然而,北京厚待香港金
融市場虧欠國內A股市場的「謠言」,近年在國內證券業及學者圈中頗有市場。
自從港交所舊臣周文耀重掌帥印後,一直表現親民,港交所股票由6月26日開始,
把每個買賣單位(手)由二千股減至五百股,讓「最低消費」由原來逾十萬元,減至二
萬六千多元。拆細買賣單位可以讓更多散戶投資者參與買賣,作為小投資者,理應是額
首稱慶才是。然而,港交所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已經像吃了肥仔水一樣,谷到「漲
卜卜」,我擔心因為入場費太貴而被拒諸門外的小投資者,可能在情急之下做錯決定。
我絕對認同,港交所是一家比經營賭場更賺錢的專利生意;然而,任何經歷過2000
年科網泡沫爆破的小投資者,都應該記得錯誤使用「大藍籌有買貴無買錯」理論,亦一
樣可以損失慘重的教訓。不信?請問問以歷史高位買入中移動(941)及電盈(008)的
投資者,至今「回報」是多少,便一清二楚。港交所目前的估值,已經是去年盈利的四
十三倍。不錯,在「四大金剛」(四大中資銀行)陸續上市的保護傘下,今年港交所盈
利有望突破二十億大關,市盈率將回落至略低於三十倍,但是今年稍後國內A股將重新
招納新股上市,剛巧遇上明年大型新招股曲終人散時,盈利會否開始「有壓力」呢?
廣告載體
健身室內多種運動器械中,我喜歡單車,一來對膝蓋撞擊較輕,二來可騰出雙手來
看書和雜誌。健身室有多本本地雜誌供會員翻閱,多數是以生活、健康、時尚為主題的
月刊,大部分是自己不會掏荷包購買,所以我樂於就地取材,擴闊視野。說出來也沒有
人會相信,一面做運動,一面看雜誌累我傷身兼破財:在單車上手執雜誌,雜誌的重量
集中在手腕上,經過一段時間,手腕耗損至需要求醫。醫生說,這種運動受傷聞所未
聞。
朋友任職雜誌社編輯,我忍不住問他:「為什雜誌這厚,這重?」他答:
「今日雜誌不再是我們心目中的雜誌,它是廣告的載體。」廣告載體?他解釋,今日辦
雜誌理念跟傳統倒轉,雜誌完完全全為廣告而活;即是說,先有廣告,後有雜誌內容。
厚度媲美小說的雜誌,廣告多於文章,出版社必賺大錢?原來不是,廣告費鬥得很
爛,廣告商如皇帝女;再者,這些設計華麗、紙張精美的雜誌因印刷量不多,所以印刷
成本高昂,可是售價不高。朋友壓低聲線說:「最暢銷的月刊每月銷量都是幾千本。」
大部分本地雜誌掙扎求存,即使是集團經營的雜誌,也是有賺有蝕,整體盈利能力不
高。
雜誌是廣告載體的意思是,雜誌是辦給廣告客戶看的。雜誌是否暢銷不重要,因為
雜誌分銷收入微不出道,全靠廣告收入支營運成本。雜誌內容是否吸引讀者不再重
要,因為目標讀者不是讀者,而是廣告客戶。我終於明白,為何廣告和內容難分難解,
為何好端端一個訪問,被訪者旁邊硬要出現一個名牌手袋?答案是:「錢作怪」。
主導雜誌內容不再是編輯,而是營業部主管。賣幾多本書不再重要,只要廣告客戶
認為這本雜誌銷量高,只要廣告客戶可向他們的上頭交代便足夠。最重要是大家開心,
你騙我,我騙他,又何妨?
為避免觸發手腕傷患,我多了一個不看本地雜誌的理由。
06世界盃之曲終人散
(7月11日外電綜合報道)跟1982年世界盃一樣,意大利隊在國內假波醜聞困擾以
致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標。
本屆每場賽事平均入球率為2.6,與過往幾屆相差不遠,但球迷主流意見認為賽事
刺激性比近幾屆高,這當然和賽前被視為大熱門的阿根廷、巴西和德國先後在初賽和八
強階段爆冷出局有關。心水清的球迷可能留意到,就算是表面上強弱懸殊的對壘,也大
多是一球上落,大比數賽果不多,而很多場比賽決勝球都是在末段出現,顯出戰情之緊
湊。事實上,在所有入球中,於賽事最後十五分鐘出現的比率達38%,為歷屆之冠。國
際足協表示,足球全球化及球員流動性提高,各國水平日漸拉近,此發展趨勢令人鼓
舞。
賽事刷新的另外一項紀錄,亦令國際足協上下興奮,是透過電視直播收看賽事的觀
眾,比上屆增長12%,據估計還有數以千萬計的球迷透過網上非法轉播觀戰。國際足協
宣布,多家跨國集團在世界盃舉行期間,已急不及待接洽下屆南非世界盃的贊助權。
對於世界盃的成功,英國賭波公司威廉希爾卻有另一套解釋。發言人表示,足球投
注額愈來愈大,吸引了不少新球迷觀看。威廉希爾並沒有公布在大賽中的獲利,但表示
投注額較上屆足足翻了兩番,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海外網上投注,而大額下注愈來愈多
是在半場休息時間發生。
《怪誕經濟學》(Freakonomics)作者李維特表示,留意到多場比賽的賠率在半場
休息時出現顯著波動,尤其是決勝入球在最後十五分鐘才出現的賽事,令他懷疑賽事的
緊湊氣氛或許有人為因素在背後影響,所以取消暑期休假,立刻回校作更深入研究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