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1, 2006

原是物語2006-06-21

理財投資
P20 信報財經新聞 孔少林
2006-06-21

原是物語
阿房宮

  「香港的添馬艦計劃,必須成為現代化地標,為二十一世紀再出發的香港樹立旗
幟,揚威四海,才不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旅遊中心和世界大都會的威名。」以上言
論,驟眼看似是好大喜功的政府官員所講,實則出於民選議員鄭經翰上星期在《信報》
的專欄。

  本欄之前已討論過,本來政府想建新總部是件小事,只要證明到有此需要,又能提
出一個符合使用公帑成本效益的方案,並沒什大的爭議性。偏偏政府硬要把中區地王
據為己有,又要開出比頂級寫字樓還要高的建築費預算,處處給人浮誇的感覺,才特別
乞人憎。

  香港有山頂、維港、國金、會展、淺水灣……地標還不足夠嗎?為什政府的新總
部必須要是新的香港地標?紐約、倫敦、新加坡的國際都會地位是靠那些「形象工程」
建立的?除了極權和發展中國家外,有哪些政府可以花費民脂民膏,為自己辦公室塗脂
抹粉,還理直氣壯地對市民說「這是為大家好」?

  鄭議員還說以大型新建築物推銷城市形象,「連內地也明白」。不錯,二千多年前
秦始皇必定是以同樣理由向咸陽市民推銷阿房宮方案的。我只聽過不少人說國內種種
「破舊立新」的政績工程,毀了多少具保留價值的建築,代之而起是各種形相怪異、與
周圍環境毫不配合的低級趣味建築物。我們的品味,真的應師承內地嗎?

  私人企業有興趣參與這種虛榮追逐遊戲,只要得到股東同意,旁人無權過問。政府
花的每一分每一毫,可都是從我們身上拿的,大部分納稅人真的同意多花公帑,令政府
總部和立法會大樓成為香港的新地標?我非常懷疑。

協同效應是bull xxxx

  假如「協同效應」這「詞語」(本欄稱「廢話」)有冷熱指數,熱爆期必定是2001
年時代華納宣布與美國在線合併,打造由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組成的跨媒體平台。投資者
想到二個集團能製造的協同效應,例如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和雜誌訂戶轉為美國在線網上
訂戶、傳統廣告客戶轉為網上廣告客戶等;想到這裏,誰能不熱血沸騰,高呼這就是新
經濟的最高境界?

  之後發生的事情,讀者應耳熟能詳:科網泡沫爆破打擊美國在線的生意,2003年時
代華納把美國在線從公司名字中除掉,美國在線從時代華納的靈魂變為其中一個業務單
位。最近《華爾街日報》訪問去年底上任為時代華納總裁比克斯(Jeff Bewkes),談
到前人歌頌的「協同效應」,他提出集團最新看法。

  「It’s bull xxxx.」。比克斯的答案簡單和直接。他不相信「協同效應」,認為
業務單位必須自立,不可能依賴集團其他業務補貼,甚至不鼓勵業務單位在集團內尋求
合作夥伴,相信市場才是商業價值的最佳判官。比克斯強調,每個業務單位都要做到行
業中最好,它們的存在價值並不是支援其他業務單位。集團會出售表現欠佳業務單位,
不論它們提供多少「協同效應」。過去二年,時代華納出售了音樂和出版業務。

  比克斯升上總裁位置之前,在HBO工作了二十七年,期間經常受集團總部和其他業
務單位滋擾,不時研究什合作項目。那時候他不可以不應酬集團同事,但結果十之八
九是「無米粥」,除了滿足集團的「協同效應」口號,實際上費時失事。今天他爬到
「話事人」位置,首項工作是推翻「協同效應」的虛擬神話。

  在比克斯掌管下,如果合作條件完全一樣,時代華納必須跟外面人做生意,除非自
己人提出的條件比外面人優勝,才可跟自己人做生意。集團業務單位主管仍然定期開
會,但目的不是搵生意,而是分享市場資訊和情報。

  吹噓「協同效應」人士的強項,是在集團內勇猛地搵(或搶)生意,在集團外則
「守身如玉」;他們在「協同效應」之都的時代華納已時日無多。

06世界盃之點睇世界盃

  家中沒有安裝有線電視,怎看世界盃?難道晚晚泡酒吧?老婆會不會起疑心?

  我認識不少朋友,曾聯絡有線,因為不願意被十八個月的合約綁死,所以打消安裝
有線的念頭。後來四出打聽,終於找到安坐家中睇波的方法,就是上網。原來不少內地
網站提供軟件以點對點技術「廣播」內地的電視台,只要用戶收看中央電視第五台,便
可收看世界盃,完全免費。

  我並非在此鼓勵大家以此「灰色」方法睇波,但互聯網無遠弗屆,寬頻上網滲透率
肯定比收費電視高,現在配合日漸成熟的點對點技術,在網上收看球賽質素其實比電視
差不了多少,所以就算不是免費,相信絕不乏支持者,至少免去等人上門安裝的數個小
時。

  現在世界各地電視台要付高昂費用購買世界盃播映權,長遠來說,究竟國際足協持
什理由需要這些中間人?BBC今年已向英國用戶以網上直播英格蘭賽事,相信國際足
協現在也有能力這樣做,只不過向電視台收費較容易,而且錢又早已入袋,沒有需要試
新招。將來球迷大概可直接使用信用卡付款,按每場收費形式,從國際足協網站直接收
看比賽。但網上非法轉播問題始終不容易解決,尤其是大部分搞事分子都不以賺錢為目
標,不能動之以利。最終內容供應者最穩陣的賺錢方法,可能都是靠廣告。為了增加廣
告時間,我相信足球比賽將由現在的上下半場變成四節,再加上比賽中途的暫停,以提
供更多廣告窗口─這正是美國職業球賽的形式。除此之外,球衣上的廣告,也必定大幅
增加,就好像現在賽車手的戰衣一樣。

  四年對互聯網這新興科技是一個很長的時間。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四年後的南非世
界盃,收費電視台如果仍嘗試以高價收購播映權以增加新用戶,成效將很有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