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林2006-06-22原是物語 年輕分析員
上市公司老闆其中一個噩夢,是要他跟證券行分析員開會。現在大部分老闆把這項工作交給財務總監負責,但分析員始終渴望從最高負責人口中知道公司動向,不時要求直接見老闆,而老闆覺得三番四次推搪好像不太畀面,因此偶爾也要接見分析員。
老闆第一眼見到分析員,腦海即浮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分析員這麼年輕?這個問題相當重要,這麼年輕的分析員哪有經驗和閱歷去深入分析行業和公司前景?據聞分析員工作時間頗長,他們外表沒理由長得比真實年齡年輕?
分析員開口說話,立即確證老闆心裏的憂慮:年輕人真的不懂事。假如分析員單是不懂事,還好一點,老闆索性把他們當作為自己子女或後輩,稍為付出耐性細心 向他們講解。即使遇上較麻煩的「不懂事扮懂事」的分析員,老闆多花唇舌,始終也能把正確訊息傳達予分析員。最慘是遇上「不懂事扮懂事兼教你做生意」的分析 員,他們不但不懂事,還大發謬論;老闆乖乖坐著受教誨,又不能得罪可影響公司股價表現的分析員,眼淚只能在心裏流,心想老闆真的不易做。
分析員年紀輕、經驗淺,不是香港股票市場的特徵,外國也出現同樣情況,但情況不及香港明顯。《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誌最近選出七十位美國和五十位歐洲頂級分析員,平均年齡分別是四十一歲和四十歲。《Institutional Investor》也有選出香港區分析員,但年齡資料欠奉,若果單看照片,我推測這些分析員勉強三十出頭。
英美分析員入行路途,大都是在所從事行業內打滾了一段長時間,累積一定經驗,然後轉行任分析員,入行年紀大都是三十過外。反觀香港,在海外名校畢業,便好像足夠作為入行條件。
若干年前,某上市公司老闆接見女性分析員,一見鍾情,拍了幾年拖後結婚。最近在雜誌看到,這名分析員婚後生了幾名孩子,但至今依然明豔照人。我在想,當日她跟老闆開會時幾多歲?
爆谷文化
為什麼美國的戲院所售賣的爆穀是鹹味,而香港和內地戲院的爆穀多是甜味?答案反映美國人經營戲院的功力比中國人勝幾籌─咸爆穀令人口渴,多飲汽水。
在美國,吃爆穀是去戲院睇戲的最傳神標誌;「爆谷文化」就是「睇戲文化」。美國戲院經營者老早瞭解到,播放電影只是經營戲院其中一種生意。
經營戲院其實包含著三種生意:第一、戲院是速食店。各位知不知道售賣爆穀的利潤是多少?我估計大約是95%。爆谷豆爆成爆穀的比例大約是一比六十。一位 美國戲院業前輩說過這句名言:過去一百年來戲院最重要的科技突破,是設計在座位扶手旁邊的汽水座!以前觀眾把汽水放在地上,容易打翻,大大減低買汽水的意 欲。前輩不是說笑,爆穀和汽水就是戲院的主要收入來源;而最重要的地方是,飲品和食物的收入不用跟片商分賬。
第二、戲院播放電 影。院商跟片商瓜分票房收入,比例視乎雙方協議,一般是五五分賬。院商負責戲院所有員工工資和燈油火蠟開支。戲院座位數目固定,票價大致穩定,開源能力不 高;因此,院商唯有致力控制成本。近年流行小型戲院,就是院商爭取規模效益─播放八出戲都是由同一隊工作人員負責。
第三、戲院是 廣告載體。廣告對院商的吸引力不下於爆谷,因為成本近「零」。唯一須考慮之處,是院商須平衡正場前播放廣告和預告片的長度比例─總不能要求觀眾等三十分鐘 才等到正場電影。雖然生意難做,但要在廣告和預告片二者作取捨並不困難:廣告收入全屬院商所有,而預告片是院商幫片商免費宣傳。各位有否察覺近年廣告愈來 愈多,預告片則愈來愈少?原因是錢作怪。
中國現在大約有三千間戲院,大部分設備簡陋,跟美國戲院的質素有一段距離。美國人口只有 中國的五分之一,戲院數目卻是中國十倍。中國戲院經營者未弄清楚戲院是什麼一回事之前,還是按部就班發展戲院業。面對著經營戲院的困難和翻版DVD的雙重 夾擊,內地戲院行業荊棘滿途。
06世界盃之開始古惑
經過首二輪賽事,世界盃進入第三輪對決,小組出線排名牽涉十六強賽事對手,各隊領隊不敢怠慢,開始考慮「走線」問題,令賽事變得「有趣」;「假波論」派開始留意「有趣」賽果。
果然,分組第三輪賽事打頭陣的A組,德國對厄瓜多爾即出現德國贏三比零的「有趣」賽果。首二輪賽事,厄瓜多爾二戰全勝,未失一球,以得失球壓倒德國居A 組榜首。首二場比賽看到,厄瓜多爾球員體力好,踢法幼細,是今屆世界盃開幕至今一大驚喜。本報的索卡在德國對厄瓜多爾前夕形容形勢:「外間的所謂『貼士權 威』已紛紛轉軚,不斷去發掘厄軍的優點,突然間又將這支南美『弱旅』捧至上天。」
德厄之戰前,A組形勢非常明朗,二隊已成功出線,唯一未知是小組名次排列。A組首次名分別在十六強迎戰B組次首名,而B組英國對瑞典的賽果將決定該組排名。微妙之處是,德厄比賽安排在英瑞之前,因此德厄沒法作「走線」考慮,一切靠英瑞的賽果決定。
球迷沒法預計德厄二隊會去盡抑或留力,賽前球評家大都認為二隊會合演一場精采賽事,我粗略統計過報章貼士,過半數的預測是賽和。賽前賭波盤口公佈後,「假波論」派同聲歡呼:太好了!
亞洲盤盤口是德國讓一球,即是買下盤厄瓜多爾的話,厄瓜多爾勝或賽和即可收錢;德國贏一球則「走盤」無交收;德國贏二球或以上便輸。絕大部分「以波論波」派都會買下盤厄瓜多爾,而「假波論」派正偷偷暗笑。
另一點更為「假波論」派打一支強心針:假如德國輸或和波,以A組次名出線,英瑞之戰便變成二隊不想贏,務求以B組次名出線,在十六強避開德國。一場二隊都不想贏的賽事,球迷應怎賭?答案是沒有人懂得賭,怎賭?
英國有份出戰的賽事,賭注都特別大,因為英國本土賭波風氣盛;加上英國隊受賭波成狂的亞洲球迷歡迎。假如我是賭波集團首腦,會設法避免英瑞之戰淪為「二 隊都不想贏」、沒有球迷會下注的賽事。為避免賺少一場波的情況出現,賭波集團唯一可做的,就是求神拜佛或使出「無形之手」,望德國一定勝出。出現「德國讓 一球」這怪盤,加上賭波集團不希望見到英瑞之戰淪為友誼賽,「假波論」派在今屆世界盃從未如此肯定過。
順帶一提,厄瓜多爾位於南美洲,人口一千三百萬,四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之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